見證一輪台灣美學的喚醒
   
    肇始於2004,每年乙屆的「台灣國展」已經堂堂序滿一輪生肖。對台灣地區,不!應該說是對整個華人來說,它不折不扣,已發展誔生乙種特有「台灣美學」的認證與建構。而且自命不凡、畜勢待發,沛然不可之禦,正不斷在蘊釀、匯集、流變演進當中。
    今年個人有幸受邀,參與整個完整過程,代表總評當序,實不敢當!竊自引以為榮,戮力藉此機緣,援以「見證一輪台灣美學的喚醒」為題,立論就教愛護「國展」諸先進賢達於萬一。
    歸納探索「國展」競賽成功展演的主要原因:在於現世諸多渾沌場域中,能清楚定位找到自己「藝術美學」的亮點,它們不是來自遠方,而是曾經在自己生命歷程,擦肩而過的老地方悸動過。堅持以「台灣」人、時、事、地、物,作為徵件創作的主旨。當創作態度變成形式,思維就等於創作的內容。藝術的覺知,「獨立思考」太重要了,把持住審美的價值觀,創作時回歸公民美學,「驕傲的自由民主」,回到經典的「審美」,超越政治的喧囂(這是公家無法辦到的地方),遠離市場經營時尚,盡己可能為藝術而藝術的自由創作。國展的堅持,喚醒了台灣美學。
    台灣國展所以能大步走出自己的路,尚可從評審小地方看到大榜樣。常言:藝術必須超越文化、國界,直接觸及人性的公平、正義。國展主辦單位,多年秉持絶對公開、公正、無私無我的精神,嚴謹慎重甄選評審委員(委員接受推薦,遍佈海內外,不固定輪流選派,這也是公部門無法自主之處)。
    國展歷屆「初審」,因件數甚多、顧及參展作業之權益,評審送件採影像、圖片、理念及報名表格,由評審委員無記名勾選,交集統計票數多寡入圍,通知郵寄作品參加複審決選。(若如今年複賽決選係由初審得票最多的75件參加複選,再擇日由送件作品中,經數次票選產生前三名各1件及優選35件)。前三名:傅維理(願景or遠景?)、薛宏瑋(海洋記憶)、賴易聰(記憶之鑰)之作品,都有完整深邃表述自我風格的共通特性,尤以第一、第三名均為上屆倫冠得奬,再披戰袍上場(二屆評審均屬不同),依然堂皇摘星,可歌可頌,也樂見伯樂不棄千里神駒!巧也!
    今年複決選評審委員為詹浮雲、陳顯棟、陳銀輝、蔡正一、管振輝、蔡獻友、許一男共七位,均為一時之選,由主辦單位林富男院長親頒聘書後,在十幾位工作人員協助上下午接力八個小時,始達成任務,國展評審機制多元審慎之考量,可見一般。
    自由民主的社會裡,每個人都希求獨特性的發展,馬斯洛學說:人類最高境界在「自我完成」。(這就是藝術創作的基本精神)透過喚醒「台灣美學」的見證,意識到社會和諧的必然。古希臘畢達哥拉斯認為「和諧使人們心中有善美的境界」,當前我們社會最需求便是和諧的「善」與「美」。近幾年來島內政治、經濟問題叢生,社會亂象亦層出不窮,令人扼腕,法治無法規範亦無法防範未然,根本之道應從善、美教育著手,「知性善念使其知是非,感性美育使其淨心志」,台灣國展美學統整感悟,善盡社會責任,讓社會藝術的天地廣濶無邊際。
    美是一種信仰,一種力量,見證「台灣美學」的喚醒,肯定美的藝術創造與精神價值,確信台灣國展,明天會更好!信藝術得永生,永遠不要失去美的信仰,永遠不要失去美的追尋。朋友!今天是「520」「我愛你」和藝術戀愛吧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臺灣藝術研究院 院士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高雄市駁二藝術發展協會 理事長
許一男